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碧兰 口腔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碧兰 口腔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文章目录:
一、口腔科打碧兰麻是怎么回抽的。??请知道的同行回答
碧兰麻是进口药,是口腔常用的麻醉药, 大家用的都是专用助推器,上牙基本都是侵润麻醉,後下牙用的是传导麻醉,一定要回抽,但是有的时候因为人的生理结构不一样,进针有深有浅,所以出现针头不够长,必要时要换普通。和正常传导麻醉回抽是一样一样的。
二、口腔局部麻醉的局部麻醉方法
冷冻麻醉是指应用药物使局部组织迅速散热,皮肤温度骤然能降低,以致局部感觉、首先是痛觉消失,从而达到暂时性麻醉的效果。临床应用较少。
临床常用药物:氯己烷。
优点及适应症:方法简便,持续时间3-5min,适用于粘膜下和皮下浅表脓肿的切开引流,以及松动乳牙的拔除。
缺点:对组织刺激性大,在使用时,麻醉区周围的皮肤、粘膜应涂布凡士林加以保护。
表面麻醉是将麻醉剂涂布或喷射于手术区表面,药物吸收后麻醉末梢神经,使浅层组织的痛觉消失。
适应症:适用于表浅的粘膜下脓肿的切开引流,松动乳牙及恒牙的拔除以及气管插管前的粘膜表面麻醉。
2%丁卡因,麻醉效果强,但毒性大,临床上较多应用2%-5%的利多卡因。
浸润麻醉是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入组织内,以作用于神经末梢,使之失去传导痛觉的能力而产生麻醉效果。
特点:浸润麻醉时,药液用量大,故其浓度相对较低。临床常用药物碧兰麻或0.25%-0.5%的利多卡因。
操作方法:
1.常规方法:先注射少量局麻药于皮肤和粘膜内使成一小皮丘,再从此沿手术线由浅至深,分层注射到手术区域的组织中,局麻药物扩散、渗透至神经末梢,发生良好的麻醉效果。
2.骨膜上浸润法:注射麻醉药于牙槽的唇(颊)侧和舌(腭)侧的粘膜下或骨膜上,唇(腭)侧注射时,注射针在前庭沟刺入粘膜,针与粘膜约成30~35度角,注意麻药1~2ml。舌(腭)侧注射时,在硬腭上距牙龈缘0.5~1cm处进针,注射麻药0.5ml。
3.牙周膜注射法:对于单纯使用粘膜浸润和阻滞麻醉效果不全及有出血倾向的病人时,可使用牙周膜注射法加强麻醉效果,减少注射出血。自牙的近中和远中刺入牙周膜,深约0.5cm,分别注入麻药0.2ml。
适应症:多用于上颌牙槽突及下颌前牙区的牙槽突(牙槽骨较薄,骨质疏松,药物易渗透)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碧兰 口腔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碧兰 口腔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