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口腔检查查什么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口腔检查查什么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文章目录:
一、卫生局检查口腔科都有什么项目
唇、颊、齿、齿龈、牙周、舌、腭、腮腺、颌下腺、颞下) 通过物理检查,排除口腔科疾病 或发现口腔科疾病的征兆.
二、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辅导:口腔检查
二、口腔检查
口腔检查既要关注局部情况,也应关注与疾病有关的全身情况,有些口腔疾病实际上是全身疾患在口腔的表征,故口腔检查时应对患者进行综合分析、判断,不要忽视相关的全身情况。
口腔检查包括一般检查和特殊检查。
(一)一般检查口腔一般检查应按先口外、后口内的顺序进行,以免遗漏。
1.口外检查内容
(1)观察面部是否对称,有无肿物、肿胀。如有则应注意肿物、肿胀的准确部位、周围解剖界限、直径大小(以em计)、色泽、性质等,必要时可画图表示。对两侧不对称者,应注意区别是一侧肿大、膨隆,还是另一侧萎缩、缺损。
(2)颌面有无畸形或缺损,如有畸形或缺损,除文字描述外,最好绘图补充说明。
(3)有无瘢痕、窦道,皮肤颜色及光滑度。
(4)对疑为面神经损伤者,应观察双眼是否能闭合及吹口哨时双侧唇部运动状况。
(5)淋巴结有无肿大 检查时应按一定顺序,由浅人深,滑动触诊。一般的顺序为:枕部、耳后、耳前、腮腺、颊部、颌下、颏下;顺胸锁乳突肌前后缘、颈前后三角、直至锁骨上凹。仔细检查颈深、浅淋巴结,颈部淋巴结的所在部位和引流方向。淋巴结如有肿大,应注明部位、大小、数目、硬度、活动度、有无压痛或波动感及与皮肤或基底部有无粘连等。
(6)颞下颌关节运动有无异常,如双侧运动是否协调、有无杂音、杂音性质及其与开口运动的关系,最后检查髁突附近组织情况,如髁突前后方、乙状切迹及各组肌群的肌肉等部位。
2.口内检查内容凸
(1)张口度 临床上张口受限可分为4度(以切牙的切缘间距为标准)
轻度张口受限:切牙距在3em以内、2em以上者;中度张口受限:切牙距在1—2em者;重度张口受限:切牙距在1cm以内者;完全性张口受限(即牙关紧闭):完全不能张口。
(2)病变部位的描述 病变的准确部位、周界、大小(以em直径计)、性质等。对于唇、颊、舌、口底、颌下的病变,可双手口内外合诊检查,以便准确地了解病变的范围和性质。
(3)牙列情况 包括现存牙、缺失牙、多生牙、阻生牙及牙合关系等的检查。
(4)牙周情况 有无牙龈红肿、萎缩、牙周袋、牙周溢脓、牙松动等。
<1>牙周探诊 牙周探诊是牙周炎诊断中最重要的检查方法。主要目的是了解有无牙周袋或附着丧失,并探测其深度和附着水平。探诊时,探针应沿着牙齿长轴分别在颊、舌侧的远中、中央、近中进行测量,探针必须与牙体长轴平行,探针尖端应始终紧贴牙面,沿着牙周袋底的宽广度提插式行走测量。每个牙要记录6个位点的探诊深度。
探诊时,支点要放稳,用力不可过大,以20~25g为好,做到既探测到实际深度,又不致使患者疼痛和损伤。训练方法是,将探针轻轻插入指甲内而不引起疼痛。
全口检查时,应按一定顺序进行。一般从右上后牙开始,顺象限顺序完成。
<2>附着丧失的测量 牙周袋是指龈缘至袋底的距离;附着水平是指釉牙骨质界至袋底的距离。附着丧失的计算如下:牙龈增生者:附着丧失=袋深—釉牙骨质界至龈缘的距离;牙龈退缩者:附着丧失=袋深+釉牙骨质界至龈缘的距离。
<3>牙的松动度检查 方法:前牙用镊尖夹住切缘,作唇舌向摇动拾面窝摇动。检查结果临床常分三度记录:
i度:大于生理动度,但松动幅度在1mm以内。
ⅱ度:牙松动幅度在1—2mm间。
ⅲ度:牙松动幅度大于2mm.后牙则闭合镊尖抵住
(5)牙体情况 有无缺损、龋坏,龋坏程度、冷热反应、探痛、叩痛及松动度等,必要时应记录牙髓活力测试结果。
(6)黏膜情况 应记录全口黏膜(包括唇、颊、舌、腭及口底、牙龈)检查结果,必要时还应检查咽部黏膜。注意有无颜色异常、瘘管、溃疡、新生物或缺损畸形,以及舌、唇、颊系带情况。
(7)涎腺情况 各导管口有无红肿、脓液分泌,有无结石等。
(8)口腔卫生情况 主要检查牙面菌斑、软垢、结石等沉积情况。
(9)口内已有修复体或充填物的情况。
(10)其他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口腔检查查什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口腔检查查什么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