割双眼皮的六度是什么 大智慧者的境界是什么样的

admin

本文目录

割双眼皮的六度是什么 大智慧者的境界是什么样的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1. 什么是顿悟
  2. 大智慧者的境界是什么样的

一、什么是顿悟

1、“顿悟”是很奇妙的一种境界,一种感受,怎么可能用语言来表达呢?能用语言来描述,能用文字来表述就不是“顿悟”。

2、为便于理解,小编讲二则禅宗公案给大家,看能否开悟。

3、一、禅宗诞生,“佛祖拈花,迦叶微笑”是禅宗的缘起,佛祖嘱托大迦叶道:“我有正法眼藏,涅槃秒心。实相无相,微妙法门。不立文字,教外别传。”此后禅宗在天竺诞生,初祖大迦叶,传衣钵到达摩祖师时已是第二十八祖。达摩祖师的师父对他说,你应当到震旦(中国)传法。达摩祖师按照师父嘱托带着四卷《楞伽经》不远万里来到中国,历经磨难在广州登岸。

4、当时中国处于南北朝时期,梁武帝(464-549)是最信佛的皇帝,人送外号菩萨皇帝,一生中三次舍身出家,建寺庙,度僧尼众多。梁武帝时佛教盛行,有诗为证:“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楼台烟雨中。”梁武帝听说达摩来到广州,亲自派人将达摩祖师接到宫中,以最高礼节相待,二人经典对话耐人寻味。以下内容记录了达摩祖师和梁武帝话不投机的禅语机锋,原文摘自六祖《坛经》:

5、一日,韦刺史为师设大会斋。斋讫,刺史请师升座,同官僚士庶肃容再拜,问曰:弟子闻和尚说法,实不可思议。今有少疑,愿大慈悲,特为解说。

6、韦公曰:和尚所说,可不是达磨大师宗旨乎?

7、公曰:弟子闻达磨初化梁武帝,帝问云:朕一生造寺度僧,布施设斋,有何功德?达磨言:实无功德。弟子未达此理,愿和尚为说。

8、师曰:实无功德,勿疑先圣之言。武帝心邪,不知正法。造寺度僧,布施设斋,名为求福,不可将福便为功德。功德在法身中,不在修福。

9、师又曰:见性是功,平等是德。念念无滞,常见本性,真实妙用,名为功德。内心谦下是功,外行于礼是德。自性建立万法是功,心体离念是德。不离自性是功,应用无染是德。若觅功德法身,但依此作,是真功德。若修功德之人,心即不轻,常行普敬。心常轻人,吾我不断,即自无功。自性虚妄不实,即自无德。为吾我自大,常轻一切故。善知识!念念无间是功,心行平直是德。自修性是功,自修身

10、是德。善知识!功德须自性内见,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,是以福德与功德别。武帝不识真理,非我祖师有过。”

11、这段话很长,其中心思想就是,梁武帝向达摩祖师邀功请赏,达摩知道梁武帝贪念还没有断除,就用话怼了梁武帝,二人不欢而散。对话里谈到福德和功德的概念,大家必须理解,福德和功德傻傻分不清,如何开悟!不认识自性就不能“顿悟”。

12、二、几乎是同一首诗,区别在哪里?以此为依据传禅宗衣钵是否令人信服?

13、中国禅宗自初祖达摩西来传二祖慧可,慧可传僧璨,僧璨传道信,道信传弘忍,弘忍时禅宗所奉持的佛经不在是《楞伽经》而是《金刚经》,《金刚经》教人顿悟成佛的方法,六祖慧能因为听到经中:“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”这句话开悟。五祖弘忍公开选拔接班人,让众弟子写偈子明志。

14、五祖给他的评价是“尚未入门”,身为行者(寺庙里没有出家的杂役)的慧能也写了一首偈子:

15、五祖给他的评价是:“亦未见性”,五祖用鞋底将慧能的偈子擦掉。晚上五祖来到后院碓房,问慧能米熟了没有?慧能答米已经熟了,就差筛了。于是五祖拿拐棍敲了三下,慧能会意三更来到五祖丈室内,五祖用袈裟遮挡住门窗,将禅宗心法口传心授慧能,传禅宗衣钵交给慧能道:“汝为第六代祖,善自护念,广度有情,流布将来,无令断绝。听吾偈曰:

16、祖复曰:昔达磨大师,初来此土,人未之信,故传此衣,以为信体,代代相承。法则以心传心,皆令自悟自解。自古佛佛惟传本体,师师密付本心。衣为争端,止汝勿传,若传此衣,命如悬丝,汝须速去,恐人害汝。”摘自六祖《坛经》。

17、这段话是五祖嘱咐六祖不要再传衣钵了,快点跑吧。你现在开悟了不假,但根基不稳,小命难保,还要经历生活磨炼。佛法只有等待机缘成熟了才可以弘扬。

18、神秀和慧能的偈子区别在哪?神秀的偈子是“渐修”的层次和境界,他还没有悟到自性,五祖说他是门外汉。神秀创立北派禅宗,后世称其为“北渐”。慧能的偈子是“顿悟”的境界,他已经悟到了自性。六祖慧能说:“何其自性,本自清净;何其自性,本不生灭;何其自性,本自具足;何其自性,本不动摇。何其自性,能生万法。”六祖慧能创立南派禅宗,后世称其为“南顿”。

19、“顿悟”不能通过阅读学习佛教经典来实现,也不能通过高僧大德或者上师醍醐灌顶加持来实现。坚持不懈的“渐修”不一定开悟见性,但是没有“渐修”的过程就不可能“顿悟”。

20、如何“顿悟”?学习佛经是基础,对于佛经的学习要做到,理解、领悟、求证、了脱生死直到超凡入圣,就能到达涅槃寂静的彼岸。就能真正的到“顿悟”的境界。

二、大智慧者的境界是什么样的

1、大智慧者的境界是宠辱不惊,闲看庭前花开花落;去留无意,漫随天外云卷云舒。这句话意思是:无论光荣还是屈辱都不会在意,只是悠闲的欣赏庭院中花草的盛开和衰落;无论晋升还是贬职,都不在意,只是随意观看天上浮云自由舒卷,这是一种恬然自安的心境,也是大智慧者看透世事的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。

2、现在的人大多觉得活得很累,不堪重负。大家很是纳闷,为什么社会在不断进步,而人的负荷却更重,精神越发空虚,思想异常浮躁。的确,社会在不断前进,也更加文明了。然而文明社会的一个缺点就是造成人与自然的日益分离,人类以牺牲自然为代价,其结果便是陷于世俗的泥淖而无法自拔,追逐于外在的礼法与物欲而不知什么是真正的美。金钱的诱惑、权力的纷争、宦海的沉浮让人殚心竭虑。是非、成败、得失让人或喜、或悲、或惊、或诧、或忧、或惧,一旦所欲难以实现,一旦所想难以成功,一旦希望落空成了幻影,就会失落、失意乃至失志。若心中无过多的私欲,又怎会患得患失呢?认清自己所走的路,得之不喜,失之不忧,不要过分在意得失,不要过分看重成败,不要过分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。

3、这是也人生的一种境界,对名利应有的态度,得不喜,失不忧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彭胜医美网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 表情:
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49人围观)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